【#HUS藝術】秋風起,最適合來趟文藝散步。Hustl. 嚴選了十個必看藝術展,就讓我們從這些藝術展中,細味一下人生吧!
1. ZtoryTeller呈獻日本藝術家Takeru Machida個展:《SLEEPWALKER》

大家應對Takeru Machida的作品並不陌生吧,除了日本插畫家Noritake與長場雄以外,Takeru Machida向來也是最被受關注的插畫家之一,其設計色彩繽紛、常以用同一個眼神出現的調皮而帶簡約的插畫,頻頻出現於不同的聯乘作品之中。是次藝術家則再度重返來港, 為其於ZtoryTeller所舉辦的《SLEEPWALKER》個展現身。
Takeru Machida說:「這是一個地方,讓你可以再見到曾經錯過的事與物。」藝術家分享,今回展覽以「夢」主導創作,他嘗試翻看自己的夢境,在當中抽取出尤其印象深刻的畫面,將一些「超現實」與「非現實」的圖像完完整整地放置於以金色及黑色為主調的畫作中。創作過程裡,他更試圖理解自身所經歷的夢,以及所予他的啟示,並拆解其本質,探索着夢如何對人類構成無限想像力與可能性。
日期:10月25日至27日 (每日)
時間:1200~1900
地點:土瓜灣九龍城道68號瑧尚U PLACE 1/F 101號舖
2. Quiet Gallery呈獻本地藝術家 Eric So 陶藝作品展:《在山上看着大海對岸的妳》

位於置地廣場BELOWGROUND地庫的Quiet Gallery,最近為本地藝術家Eric So舉辦 《在山上看着大海對岸的妳》展覽。Eric So過去雖以廣告設計起家,但離開廣告界後便慢慢踏上創作之路。Eric So今回以陶土作為創作媒介,以少寓多的簡約造形,隨心寫意的佈局,營造一種講述情感世界的花園,創造出可愛且療癒的陶藝作品。同時他更嘗試以大自然寓意人類——讓高山與大海投射出「你」、「我」、「他」之間真緻的感情互動,刻畫和表現着事物的本質,藉此引發觀者對自身的思考。
日期:10月11日至28日 (除星期日外)
時間:1100~1900
地點:Quiet Gallery HK(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 置地廣場BELOWGROUND地庫1號舖)
3. 大館呈獻藝術家與編舞家Maria Hassabi《Maria Hassabi: 我會是你的鏡子

揉合表演、聲音、攝影與繪畫等多種媒介的展覽《Maria Hassabi:我會是你的鏡子》,藝術家試圖把將極具開創性的藝術實踐帶到本地,也想藉本次展覽探討着「金色」的意義,也屬Maria Hassabi的首個亞洲個展。
你對金色的理解又是如何?在古今中外的神話中,它被認為是神聖的顏色,同屬資本主義的象徵,落套於流行文化中,它亦是媚俗的代表。總之站在不同的角度審視它,它也擁有着數之不盡的詮釋,亦總是經久不朽,一直與永恆與神聖等概念掛勾。Maria Hassabi便將黃金既穩定不變,但又在我們的概念中游移不止的想法,用主體與客體之間、舞蹈與雕塑之間、活體與靜止圖像之間一一映照出來。
時間:10月13日至11月26日
地點: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4. Parallel Space呈獻群展《冥王星入閣樓》

展覽是策展人梁皓然聯同八位藝術家的群展,而藝術家們更分別來自香港,韓國及美國,當中包捨馮迪倫(美國)、金澤(香港)、何知穎(香港)、HONG Minki(韓國)、LEE Jungsik(韓國)、梁嘉文(香港)、馬力琪(香港)以及Canton Disco / Andrew BULL (香港)。展覽開宗明義的statment,早已揭示了其與星盤相學有關:「Parallel Space的太陽(天秤座)入六宮,作為『好好先生』的天秤害怕衝突,為了顧全大局不介意屈就自己。偏偏月亮(射手座)入八宮,對深層意識特別敏感,加上代表潛意識的冥王星入十宮,賦予了他一個強勢的內在自我。這個人經常跟自己打架!」展覽多次強調,本次作品是由對空間——Parallel Space,擬人法的想像展開,探討人前與內在自身之間的角力。
日期:9月23日至10月22日(除星期二外))
地點:Parallel Space 深水埗大南街202號
5.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呈獻黄仁逵個展《繪畫黄仁逵》

相信大家對黃仁逵非常熟悉,為本地知名文化人、藝術家、美術指導、編劇、畫家、音樂家、作家。曾為三十多部電影擔任美術指導,當中《秋天的童話》、《癲佬正傳》、《籠民》、《女人四十》也出致他的手筆,其散文集《放風》更曾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他到現在也未停止過創作,其最近展覽《繪畫黄仁逵》展出近期以壓克力為材的畫作(Acrylic painting),還有紙本及裝置作品。他的的壓克力畫作色彩斑爛,跟着暗淡色彩的紙本作品形成對比;至於裝置作品,則包捨繪畫、影像和雕塑元素,展現出繪畫跟其他媒材的融合。
日期:10月27日至11月24日(逢星期一休息)
時間:1300~2000
地點:九龍城聯合道135號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展覽廳
6. 香港藝術中心舉行「The Collectible Art Fair」

首屆The Collectible Art Fair正式於10月22日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展覽指是次雲集了多達逾二百位香港藝術學院Hong Kong Art School校友及藝術家,分別展出超過三百件藝術作品,當中涵蓋了以不同媒介創作的作品,如繪畫、雕塑、陶瓷、裝置藝術、攝影及錄像等多元化媒介。
日期:10月22日至11月16日
時間:1000~2000
地點:賽馬會展廊及包氏畫廊(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
7. Para Site藝術空間榮幸呈獻藝術家雙人組合Enzo Camacho與連潔的個展《獻給Escalante》

藝術家廣泛研究了菲律賓內格羅斯島當地食物主權以及土地公義問題。據悉,該島長期以來也被製糖業所控制。藝術家特別為此之展覽調查了1985年、於費迪南德.馬可斯執政時期發生的埃斯卡蘭特大屠殺,以導出當地邊緣社群如蔗糖工人至殖民時期至今持續面臨的種種不公;可也見作品試圖在作品中釋放改革的潛力,藉此為被剝奪食物及土地主權的群體討回公道,望群體在將來能得到更平等的社會待遇。展覽將展出包括長達一小時的實驗紀錄片、大型手工紙本作品、場域特定裝置,以及16毫米動畫短片。
日期:10月21日至2月8日
地點:Para Site藝術空間(香港鰂魚涌英皇道677號 榮華工業大廈22樓)
8. 光影作坊呈獻高志強、孫樹坤、劉天麟攝影作品展《相遇.相癒》

這幾年,我們從自身生活,以至整個社會,都經歷着不同的巨變,又如國際分化、社會撕裂、經濟衰退、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移民潮⋯⋯由相遇到傷癒、再由傷癒再度破碎,看見一切發生,我們卻無能為力應對,也因此而弄得自己一身傷口;而那些傷口,又如何為自己療癒呢?高志強、孫樹坤及劉天麟這三位來自香港的攝影師,今回則利用攝影的媒介作為切入點,表達着自我的療癒過程,也望今次展覽所帶領大家感受着藝術家們的內心世界,可從中療癒與鼓勵大家:面對困難時,也可勇敢透過攝影表達內心的鬱結,從中抒發。
日期:9月30日至10月22日(除星期一外)
時間:1100~1800
地點:光影作坊(香港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2-02)
9. Hart Haus呈獻聯展《共鳴景觀》

展覽為本年度HART大獎的得獎者聯展,展出了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謝旻蒑、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的歐健韋和韋美婷的最新作品。《共鳴景觀》突顯這幾位新晉藝術家們的跨學科實踐,為大家呈現一幅蘊含深刻主題、歷史淵源、普世價值和發人深省的當代作品。再加以補充,HART大獎成立於2020年,望透過HART提供的工作室空間、藝術家社群和培育機制,支持藝術畢業生。
日期:10月7日至29日(每日)
地點:HART Haus(香港堅尼地城士美菲路12P 祥興工業大廈 3/F)
10. HKOP Gallery呈獻藝術家李美娟個展《維城淨土II - 煉土採色

是次「煉土採色」是藝術家李美娟的「維城淨土」展覽之第二章節。第一章節則發生於上年,源於藝術家在太平山與地盤叔叔的一席話:多變的維多利亞城之下,竟有從未變動的泥土一直陪伴着我們成展長。聽畢,藝術家深受其感動,便開始在太平山不同的地盤收集泥土,透過進一步的硏究與探索,將其特性放置於自己的藝術語言當中。而今回,李美娟則進一步篩煉和研磨原生土,望從原生土中尋找本地土與地的關係。
日期:10月7日(六)至11月19日(日)
時間:1300~1900(逢星期一及公眾假期休館)
地點:HKOP Gallery(香港九龍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8樓L8-06室 香港版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