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S藝術】誰會在意後巷上生銹的水管?又有多少人會在意馬路上整齊排隊着的路面情況與風景?一切城市毫不起眼的風景,沒有人特別想去留意吧,因為它們都成日常事,日日夜夜參與和界入着我們的生活,但本地藝術家李欣儀(Abby Lee)卻不以為然,她一直被這一種低調的風景吸引着,甚至將其成畫中主角,而風景也帶領 Abby 去到更遠、更優秀的地方,讓她一再舉辦個展——《序列》,讓她繼續彰顯「自己」的美麗。
是次展覽一共展出 14 件木板壓克力繪畫作品,當中每件作品都存在着藝術家的一貫風格,橫直有序的線條、整齊排列的車隊、穿上整體「白衣」的人像,不過,今回展覽,則多了樹木,也比以往多了人像,因此誘使《幾度空間》、《人類的排序》、《等待進入隧道》 的誕生,以上都較為特寫着樹與人。「 作品《等待進入隧道》中,你所看見的車隊與人,並非主角,而是後方林立於公路旁的樹木。」她坦白,近年觀察樹木比以往多,細看當中,遠近也有其有趣之結構與細節,值得用畫筆記錄。再到人像,必定要提《人類的排序》了,但她強調,這張大特寫並非單指向人類,再仔細點說,是大特寫着人類的耳朵,「若只專注在人類的耳朵上,乍看會以爲各人無異;仔細觀察,才發現原來單看一個身體器官,亦可找到每個人的獨特之處,有的耳朵較薄沒耳垂、有的較圓潤厚實、有的耳骨較突出……原來,人類是一個求同存異的族群。在追求群體的統一性和紀律的同時,不妨緩下腳步,發掘這個社會跌宕有序的細節,尋找大調中的小調。」
另一邊廂,說到 Abby 於是次展覽最大的突破,莫過於作品《幾度空間》,她分享:「這幅作品觀看的方式再不如以往般,有次從看更位置看見閉路電視,覺得這個空間、人的互動與姿態也很有趣,於是我便決定畫這場景出來;繪畫的方式也與其他畫作不盡相同,你可見畫中有很多個框,但繪畫那些框時,我是先把整個框填滿成黑色,再遞進填上其他色彩甚至白色,所以框內才能洐生出一種幽暗與沉調之感,這個繪畫手法於我而言都是第一次;而你也能看見這幅作品少了筆直整齊的線條。以上這些都可算是新的嘗試。」
Abby 在上年個展「足各」有說:「路,一直走,一直都在。足各,跟觸覺同音。沿途風景,沿路感受。城市的風景琳瑯滿目。喜歡木棉樹下滿地木棉花,同時也討厭馬路上巴士噴出來的熱氣。悲喜交集,拼貼出這城市獨有的韻味。」這段字,實屬也可放置於今回展覽之中,因為她一直注視的東西,都是路、多了樹與人、轉換了幾個風景,也都是我們深愛的城市。
李欣儀的作品鼓勵人們反思群體與社會空間之間的有機聯系,靜觀繁囂鬧市中不同景物的序列,尋找宇宙規律的秘密。
李欣儀 1989 年生於香港,目前正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藝術文學碩士課程。她於 2014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繪景藝術,在學期間獲校內獎學金赴倫敦皇家國家劇院實習。曾在主題公園任道具製作工作多年的李欣儀擁有多種藝術媒介的創作經驗,當中包括其擅長的塑膠顔料畫作、定格動畫、小型雕塑和浮雕。2020 年入圍香港人權藝術獎, 並於 2021 年摘下第四屆新藝潮博覽會金獎,創作潛能令人拭目以待。
Stay tuned to the lates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