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S藝術】「我對我們的潛意識如何創作完整的藝術品很感興趣:夢境。我喜歡在夢境裡所有的發生可以同時是模糊和精確的。我的目標是要重建這種平衡。」法國知名藝術家Julie Curtiss說。她的作品,常透過夢景發展出挑逗着超現實主義和芝加哥意象派的畫作,同時不斷從中探尋着性別、性慾和心理。近日,她本人與其作品則到埗香港畫廊White Cube,舉辦其於亞洲首個個展——以繪畫、雕塑及影像作品表現主題 《蘭因絮果》(Bitter Apples);也望藉作品闡述着藝術史上對伊甸園描繪的相似性。藝術家如何再一次以誘惑、性別和性這些元素,為伊甸園進行一次超現實幽默詮釋?

是次個展,藝術家稍稍放下她一貫喜歡放置於畫紙上的「頭髮」,或對女性的重點描寫:牽制、約束、傷害、捆綁。今回她選擇以其新工作室所在的佛羅里達州作為靈感,從而創作出畫中充滿了豐富的鳥類和動物形象,以及茂盛的熱帶植物景觀,所有主體之色彩同帶鮮艷,又呈現了頗具細節的肌理。
大家記得亞當與夏娃在哪相遇的嗎?據記載,耶和華上帝將他兩安置到伊甸園中,後來夏娃因受撒旦的誘惑,偷吃了伊甸園智慧之樹所結的果子,而亞當也隨之食用,上帝得悉後,怒將二人逐出伊甸園,又在伊甸園東邊安設基路伯(天使)和發出火焰轉動的劍,把守生命樹的道路。伊甸園,此地真的只存單純而樂園嗎?

在藝術家的作品中,她故意營造了荒誕且時而危險的場景,而身處其中的野生動物甚至威脅到了馴養它們的空間。鱷魚將自己藏在帶有褶皺的覆古坐墊下,火烈鳥聚集在客廳的水窪旁,而一條大蛇將一對情侶整個吞入腹中。看來,在Julie Curtiss眼中的伊甸園,也帶規條、約束、危險。
《伊甸園之南》(South of Eden, 2023)暗示了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後之後所發生的故事,藝術家描繪了兩人正對着放在涼廊外的浴室鏡子刷牙,身上所留下的現代比基尼曬痕則暗示了故事中的夏娃第一次感到羞恥時將自己遮掩起來的部分。這也更令人相信這就是範·艾克畫筆下的那對情侶。柯蒂斯將亞當和夏娃的故事與更廣泛的男性和女性主題結合在一起。
藝術家通過《聖經》的故事框架提出了有關罪惡與誘惑、情欲與純真的問題,但她拒絕作出評判,也不會為歡愉設定任何標價。「我感興趣的核心是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我們野性的一面與被馴服的一面之間的平衡;以及,這所有一切的古怪之處。」柯蒂斯解釋道。

Julie Curtiss早前曾接受訪問提及過:「我不認為我試圖在某一領域裡讓時間倒流去改變什麼,因為我更感興趣的是去理解為什麼歷史是這樣的發生。」藝術家的作品,往往喜歡不停敲問着歷史事實的本身,她試圖用新的方式,去懷疑過去既定的觀點與探究事情的來龍去脈,讓「事實」可存在更多的可能性與理解的角度。
素材方面,今回作品Julie Curtiss多運用油畫顏料、丙烯和水粉等多種媒介,將未加調制的顏色進行精細混合,以達到準確的色調效果。她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進行挖掘,通過充滿情色意味的電影片段式構圖,演繹出平凡日常中所具有的怪異或如夢如幻般場景的潛能。

Julie Curtiss出生並成長於巴黎。她曾就讀巴黎高等美術學院(l’Ėcole des Beaux- Arts),後移居日本和紐約,目前在紐約布魯克林和佛羅里達聖彼得堡兩地工作。她最近的個展包括紐約Anton Kern Gallery(2022)、倫敦 White Cube Mason’s Yard(2021)、加州洛杉磯 Various Small Fires 畫廊(2018)以及紐約布魯克林106 Green藝術空間(2017)。




Julie Curtiss亞洲首個作品展:《蘭因絮果》(Bitter Apples)
地點:白立方香港
時間:2023年9月21日-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