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Issey Miyake的傳奇告別|逝去的軀體 留下的神韻 似細水長流

【#HUS時尚】日本時尚大師三宅一生 Issey Miyake 於 8 月 5 日因癌病逝,享年 84 歲。

「用作品說話」,Issey Miyake 的傳奇足以奉上最完美的詮釋。從「時尚新浪潮」中為巴黎時裝圈賦予東方禪思意境的出挑演繹,到別樹一幟的皺褶剪裁與「A piece of cloth」的概念,他是一個時代的美學印記,引領潮流的推動者,是設計師,更是藝術與哲學家。

Issey Miyake的傳奇告別|逝去的軀體 留下的神韻 似細水長流
圖:Getty

他出生於 1938 年見證二戰時期炮火連天的日本廣島,從平面設計系畢業後遠赴法國時裝工會進修。曾與名師 Guy Laroche 與另一傳奇大師 Hubert de Givenchy 共事學習。當年巴黎的高級訂製時裝是瑰麗華美的珍品傑作,奢侈得讓平民遙不可及,Issey 沒有沉醉於此,他對這風尚顯然並不苟同。離開巴黎,到紐約跟隨風格趨向簡約的設計師 Geoffrey Beene,於 1970 年創立個人同名品牌,正式開啟他 84 年生命的璀璨篇章。

》》向右滑動以觀看更多圖片

Issey Miyake 的創作呈現工藝創新,把日本的傳統、習俗與民族精神融入,遊走於東、西方的文化界限。追求的並非奢華、獵奇破格與視覺衝擊的多樣化演繹,以「A piece of cloth」的製衣理念聞名,貫徹初衷,從一塊布料中尋找世俗定義與常規以外的面貌與無限可能性,從他的身上看到藝術家不甘停步的風骨與探索精神。1983 年,Issey 以「三宅皺褶 Pleats Please」為主題發布時裝系列,在巴黎的時裝舞台上大放異彩,一塊皺布足以驚艷時尚圈,奠定無可取代的傳奇地位,為時裝歷史留下烙印。

他所創造的新型皺褶紡織品,風格與美學自成一格,具雕塑感與立體版型令人耳目一新,不同形態的呈現使人着迷。身體與衣料間是該有和諧,服裝就是為了穿起來舒服。Issey 的創作在藝術與前瞻性中同時兼顧這種實用主義,讓穿着者靈活舒適的不被衣服牽制。輕便簡單的整理、收納,水洗、熨燙也不需忌諱。對於 Issey 而言,或者時裝並不只是放在博物館中的藝術品,是該融入生活,以人為本。

大師的美學風格貫徹多年不改,在現今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能堅守陣地得來不易。新時代下的潮流交替,歲月帶走的多不勝數,曇花一現的總被遺忘。Issey Miyake 的創作或許已不是最耀眼、光芒萬丈的流行焦點,縱使告別,但在時裝世界中總留著屬於他的一個榮耀殿堂。他帶來的不只是一件衣服,是一份匠心的職人精神,具質感與溫度,以生命為作品注入靈魂。獨到的時尚哲學,出眾的的美感演繹,是恒久不敗,是雋永經典,眷眷不忘。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

Stay tuned to the lates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