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 Up!】當你欣賞演唱會時,除了演出者的歌舞表演之外,最能抓住你眼球的是五光十色的舞台燈光、燦爛奪目的火花效果、還是伴隨着舉手投足間能翩然起舞的綺羅珠履?或許舞台的效果會隨着歌起曲終在觀眾眼前散去,但韻味十足的演唱會造型則會深刻烙印在大眾腦海中,成為日後津津樂道的話題,而隱居在這一切背後的推手——造型師,自然是功不可沒。為不少藝人擔任造型設計的 Constance Lee,便是一眾成功的藝人背後的女人。
為他人做華衣
外界對造型師這行業都充滿着憧憬:「行街、買衫、睇明星」標配套餐,看到的是造型師風光的表面,背後的辛酸只有當事人冷暖自知。「搬搬抬抬、一抽二掕時的狼狽當然不會大肆宣揚,但其實大多時候的 Stylist 不是在搬運,就是在前往搬運的路上。」除了一定的體力活,Constance 表示造型師最常面對的考驗便是時間壓力。


「要數最刺激難忘的一次挑戰,莫過於為張敬軒的《Hinsideout》演唱會構想一套關於『木』的服裝。當時演唱會以五行為靈感概念,為了切合軒公想在表演中傳達一個關於『心路歷程』的信息,於是我便構思出一套『木屑鉛筆碎』的造型——既能在短短的一個星期之內完工,又能讓張生滿意,呈現出的效果甚至比我們預期中更佳,這次的課題實屬不易。」儘管她在訪談間表現出心有餘悸的感慨,但讓筆者感受更多的是那份表露無遺且真切的成功感。
Stylist 的 「望聞問切」


要在忙碌中保持一個對「美」的堅持,是造型師的基本門檻,而越過審美目光的關卡後,另外不能或缺的是「理解」、「聆聽」、「溝通」能力(不說可能會被誤會是讀書時期的考核範圍),但這些對於 Constance 每一次做的造型——不論是演唱會、音樂會,還是拍攝雜誌平面硬照也好,無一不是「開工先決條件」。
我會形容自己是一個很擅長聽故事的造型師,而這也是我的創作風格。
造型師除了要理解歌曲背後的涵意,再用獨具慧眼的美學風格把歌詞音調曲韻旋律化為華冠麗服,聆聽表演者的意念,配合場內燈光佈置,考究每一個角度的美感呈現,最後要與歌手及背後團隊達成共識,甚至要爭分奪秒去說服一些海外品牌去借出服裝飾物,這何嘗不是在考驗造型師的言語技巧,真的是周身刀張張利。
愛美無憾・無悔・ 無止境
入行之後,Constance 為職業所犧牲的是「單純地逛街購物的樂趣」,對於喜歡漫無目的地逛街的筆者而言,這是不能想像的痛苦,但 Constance 則笑說:「陪我逛街的朋友比我本人更痛苦,因為我會職業病病發開始構想不同的造型穿搭,不斷想『睇靚衫揾靚嘢』,所以我的朋友快要婉拒我所有逛街的邀約。」
看盡衣香鬢影,她從不感審美疲勞。「或許這是我能堅持至今的原因,我還是很喜歡欣賞美麗的人和衣服,仍能感受『顏色』和『衣服』帶給我的喜悅。」享受每一次的挑戰,欣賞每一回辛勞後的成果,即使行內辛酸自知,但無與倫比的滿足感絕對值回票價。
找到自己在這行業會感到興奮的事;善用 social media(例如 Instagram hashtag) 去吸納更多新鮮的資訊,透過觀察磨練自己的時尚觸角。

SPECIAL THANKS.Constance Lee @constanclee @cons.style
VENUE SUPPORT.CYNTHIA & XIAO @cynthiaandxiao
TEXT.MANYI
COORDINATION.StellaC.
VIDEOGRAPHER.Hiumings @hiumings , Tsz Lung
POST-PRODUCTION.Hium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