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Dong】「摘去鮮花然後種出大廈,層層疊的進化,摩天都市大放煙花⋯⋯」 世代變遷,時代更迭,「變」亦在所難免,亦是我們必需接受的事,但此前會憶起那段回憶?咀嚼當中於你的意義嗎?
曾經是八、九十後潮流指標的尖沙咀利時商場,過去人流如鯽,商場內滿滿都是風靡一時的歐美日韓時下流行服飾潮物店;但數十年過去,如今只剩下空空如也的「吉舖」,人流稀疏,更慘被評為「愈做愈頹的商場」。作為利時「icon」 人稱龍爺的龍傲生,可謂見證着這裏轉變的種種,他更形容所有事情都只是滄海桑田,「舊事物都有淘汰一天的時候吧,但世事無常,無人不去明白『它』的價值而已,攏統來說即是活在當下吧。」
舊曲新詞

桃花依舊,人去樓空,剩下的只不過是刻骨銘心的回憶。結他不離手的龍爺,年少時是個音樂人,喜歡與三五知己「夾band」,彈着英國老牌樂隊 The Animals、Beatles 等的經典金曲,每每提到這段回憶他總是滔滔不絕的,「一班人無拘無束地玩音樂是很開心的事,大家一同去接觸潮人、追潮流真的很有趣」。
談到他追音樂、追潮事的時候,龍爺亦分享了自己視「貓王」(Elvis Presley)為偶像,因他而建立了自己的形象。龍爺說:「時裝、潮流、電影三者很有連貫性,於我而言就是喜歡音樂才到電影和潮流。」而搖滾樂之王的貓王正是龍爺所效法的榜樣,從他的歌唱態度、行為舉止、衣着打扮無一例外,「正正就是這個追潮流的過程中,你會接觸了很多人,然後他們都會推你一把,做些你沒做過的事」。
於是,這種搖滾精神入了他的骨,但凡背不到的課本內容,龍爺都會為它配上曲譜寫歌,竟把這些內容記誦下來,「這是一首關於海鷗在七月飛翔的奇境,Small life just find in hot July…」
飛砂風中轉

「『轉』是循環,『變』是每天需要的;但潮流既是變,又會是一個循環。」由是龍爺搖滾精神入骨的緣固,他曾是全職「band 友」,再加上年少的傲氣,出入江湖之地亦是理所當然,他周不時會到夜總會「夾band」,流連煙花地,當過「搖滾小混混」;如今則待在這個只有數十呎的舖位,到處搜羅經典潮物和心頭好,此願足矣,「回憶未必是美好的,其實很在乎你怎樣看待,怎樣去想;就好像你如何看待潮流一樣,是去怎樣表達出來,你認為是這樣就是這樣了吧」。
問及龍爺當初選擇落戶利時,他則想起恰巧到此取景的電影《男人四十》中的一句對白:「哩度舖位一萬蚊一百幾呎」,就如當時友人問他「有冇散紙」般,輕而易舉的當個店舖老闆;而這裏就是他的「後花園」,可以與人分享自己的想法,面對隨時被收回的處境,他卻不以為然,只是放下一句:「心態決定一切!『變』是必需接受的,不是想死守這裏,只是想到很浪費吧。」
現實很是殘酷,惟龍爺當真想得很是透徹⋯⋯
無盡

常說潮流十年一輪回,面對如今急促的節奏,龍爺強調自己要做好自己,要不斷學習求變,充實自己,「對我來說『潮流』不是建立,是表達,要Know and learn more, 願新一代的潮流達人能夠好好學習」。
雖說龍爺是潮店主理人,但他不希望大家只是「追」,而遺失了自己的靈魂。現今資訊科技發達,所有事物更加快來快去,就正如智能電話般,每年都是推陳出新的,正是如此,龍爺不希望大家會跌入盲目崇拜的陷阱,「還記得當年送給兒子的十八歲生日禮物,那張『Money is for Nothing』 的唱片,以告誡他不要去追求永無止境的東西,順帶提醒自己吧」。
「人生是個流浪者」是龍爺最愛的做人宗旨,每個人都是活得像個流浪者,每個人生階段都是流浪的經歷,要處之泰然;而「追」卻是吹毛求疵,虛無飄渺的,最重要是「活得悠然自得」,不要去追不能追的事。
Mercury in da house
地址:九龍尖沙咀嘉蘭圍5-11號利時商場4樓431號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6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