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Panel 藝文嵌板】一家團聚並非必然,有些人窮一生也未必能找到至親。紀錄片《毋親》講述一位年輕女鐘錶師尋親的故事,一段跨越港泰的母女情緣,解開一個「釋懷與執著」的結。這次邀來《毋親》的導演莊玉琳和監製黃英飛,為我們揭示當中的因與緣、血與脈。
故事⼤綱:阿 B 半歲時,泰籍母親 Suwanna 離她⽽去,遺下三姐妹由姑姐撫育長⼤。長輩的偏⼼令阿 B 的童年過得並不快樂,成長路上變得很保護⾃⼰,後來更患上抑鬱症。母愛的缺席令她在情路上跌跌碰碰;幸運是與⽼錶匠羅師傅的忘年之交,令她重拾溫暖。手執⼀張母親舊照,面對三⼗年後的久別重逢,是團圓救贖,還是故事的真正開端?
緣起 緣散 緣延續
籌拍一部紀錄片不是易事,前中後期需時可以年計,而《毋親》之路亦非一帆風順。《毋親》前身緣起於導演⿆啟聰籌拍⾹港寫實紀錄⽚ 《尋宗•尋鐘》,然⽽⿆導演突然猝逝,及後⿆導演之愛徒莊⽟琳導演接⼿《尋宗•尋鐘》,但在過程中卻發掘出另⼀個關於「尋覓」和「緣分」的往事,也就成了《毋親》。始於樓梯底的交織,終究演化成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女主角豈止是輸在起跑線,她簡直是從半歲起就報銷了整個人生。」
拍攝這部紀錄片的過程縱然迂迴,也不及故事主人翁的命途多舛。「一般尋親片是尋到人就完結,但這個故事像是從尋找到母親後才開始。」莊導演認為尋親只是一個過程,背後的愛恨和血脈交纏才是主軸。
說書人 鐘錶師 老友記
缺乏家庭溫暖的女主角,遇上儼如父親的老師傅,這對忘年之交也是此紀錄片裡無法忽略的一塊。團隊在挖掘的過程中,發現羅師傅是被鐘錶業所耽誤的說書人,他喜歡筆錄各式各樣的故事,那當然阿 B 的人生也是師傅筆下的篇章,這讓導演和監製對他們更感興趣。命運相互交錯,不只限於主人翁與其母親,更牽扯到師徒二人。
「由於她從小沒有父母庇蔭,因此羅師傅對她而言,是種對長輩的投射。」- 莊導演
距離與親近的落差
千里尋親,靠的僅是一份幻想。對主人翁來說,她與母親素未謀面,到底對方是怎樣的人?然而,當上天把重遇母親的機會帶到面前時,是害怕?是期待?大概是將過往翻出來的折騰。可能大家會覺得既然戰勝了時間和命運,甚或團隊已替她解決了疫情禁飛泰國的問題,為什麼主角依然未能踏出第一步?
「當時已安排好她去泰國,但她因為自信心不足而不敢去,怕回來會出事。」
心心念念的尋親任務完成,卻發現與期望有了落差⋯
原生家庭是一個人的根,而成長經歷對她的影響,是無奈感也是對現實的逃避;另一邊廂,一位母親面對的不得已,影響了主人翁整個人生,但換個角度可能對母親來說只是生命中的冰山一角。拍攝團隊深知旁人是沒法完全理解她們內心掙扎,所以唯有將最多的情感盡力拍下來,讓觀眾都明白且行且珍惜之理。
願 有緣之人終於團圓 一切羈絆終得解脫
SPECIAL THANKS.莊玉琳導演 & 黃英飛監製
DIRECTOR.HIUMINGS @hiumings
PROJECT DIRECTOR.CONSTANCE
EDITOR.FUNGS @rricorico
VIDEOGRAPHER.HIUMINGS @hiumings, TSE CHUN, WILL.CHAN
POST-PRODUCTION.TSE CHUN
DESIGN.LING LING @0101_LEXXI
Stay tuned to the lates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