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Panel 藝文嵌板】你有多久沒聽過電台?收音機除了是考試必備外,家裡還有它的蹤影嗎?
在這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各種媒體佔據人們日常,社交媒體如Instagram、Facebook,甚至新推出的Threads等,都屬自主性的訊息接收站。而科技的革新,把人們從往昔的被動變為主動、只能聽甚麼到可以選擇看甚麼。雖電台漸漸失去光環,但DJ們仍是每天在大氣電波中與人們分享,傳遞着各種資訊。
那你有想象過,DJ 的恆常工作是怎樣的嗎?
是次專訪的主角正是四位來自叱咤903的新生代DJ。他們從無名小卒、入行邊學邊做,直到今日能獨當一面地策劃固定的節目。於他們而言,這職業的魅力是甚麼?而電台又屬怎樣的存在?
試轉到電台頻道,聽聽大氣電波中另一端的他們說些什麼 ~
📻 電台是 ⋯⋯ 創作之地
「要熱衷創作和擁有好心地,我想是我們台裏都撕不掉的事。」阿檸說。
於DJ而言,說話固然是基本。在場聚首一堂的四人,除了充斥著歡樂的氛圍外,也讓大家感受到說話的魅力和熱鬧。不過,說話亦有講究,尤其是這只有一、兩個小時內的限定空間,要說甚麼、怎樣說,都是分秒必爭的。
四個人,各有自己的創作領域和方式,有人會看熱話,亦會有人避免;有人講愛情、有人講體育。DJ以不同的取向和角度來分享,都是締造節目魅力的重要元素。「電台就似是給予你功課的人,但只有命題,因此有很大的自由度去進行創作。」阿檸再補充,「那一、兩個小時的空檔就是一個Task,沒有人會告訴你怎樣做,要靠自己去設計和構思,而這職業也會迫使著人保持著每天創作的動力。」
而透過2018年的「309咤叱」入行的歪歪,正是對此有所憧憬,「這是會讓人很集中、不斷創作的地方,例如有 DJ 會做棟篤笑、出書、參與舞台劇等,甚或有著名的填詞人都出自這裡。而我很喜歡創作,便想着來到這裏,希望這厲害的土壤可令我的創作進步。」
可見,DJ 除了會埋首直播間錄音外,最重要又最難的,還是構思主題的部份。「因為定時定點就要交功課,你不能想不到,所以只能慢慢練習去留意身邊的事物。」阿檸說。
📻 電台是 ⋯⋯ 生活的養分
「DJ的職責,就是與這個社會一起呼吸。」歪歪說。
他們要說的,除了是自己的事,原來也是聽眾的事。歪歪說,「我常覺得DJ應該是與大家的生活是大同小異的人,都是一起擠巴士、收工會很累很睏、都會失戀或不開心,但我們講生活時,就似是給聽眾多一個出口。」
在這兩小時內,他們分享的都是Lifetime Story,主題由自己的家事、朋友之間的事到回應社會大事,又或從自我解剖、治癒到釋懷。那到底甚麼選材才值得透過大氣電波中分享?「我會打開WhatsApp,看看群組裡的朋友在討論什麼、看姨媽姑姐在吵架,又或吐槽沒有場地踢球等,都是我創作的來源,因我的感受會深一點,而這些故事也未必會在報紙上看到的。」阿強道。
而梁子也對此表示認同,「我覺得若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多顧及自己,或許就沒有那麼多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我會分享的都是timeless的,當中一定會是自己所經歷過的、有所感受的才說出來,去看看能否connect到其他人。」
「最重要的是,我的分享會持續地做,可能是10年、20年,我也一直在與你同呼同吸。這件事不只是娛樂、也不只是回應社會,這已經是生活。」阿檸再分享,「當你聽每個DJ分享時,你可能會喜歡他的生活態度或他對一件事的看法,那固然是DJ本身的成長,但我們也是和每位聽眾一起成長。」
因此,即便相隔着多遠的距離,他們的說話中所蘊含的力量,都能透過大氣電波分毫不差地能傳到聽眾心中。而這份陪伴、與聽眾做朋友的感覺,正是電台最難能可貴之處,亦是每個DJ所希望做到的。
「我希望,我的生活能成為聽眾生活的養分。」歪歪認真道。
🎙️ 電台是 ⋯⋯ 選擇
科技的發展,供人們愈來愈多選擇,但電台的選擇卻不多。不由自主地想,聽電台就是老?聽YouTube、Podcast就是型或潮?
「大家都習慣了用競爭心態去看待事物。」梁子默默道。「其實可以看YouTube也聽電台、或可以在YouTube裏聽到電台的東西,我覺得只是選擇的問題,並不存在競爭的成份。」
「競爭與媒介無關,而是內容。因為我偶爾也會去看玩具的新聞、會在YouTube上看別人分享玩具的新聞,看看別人怎樣做得,又或好到可讓我想追看。有競爭、有學習,便有進步。」阿檸說。
對於DJ來說,或許最難的,從不是面對世界的革新和改變,而是自我審視和要求。「攀爬永遠都在,因追逐夢想都是痛苦的,但這是自己的選擇。雖然痛苦自尋,但內裡是爽的。」阿檸笑說。
🎙️ 電台是 ⋯⋯ 挑戰
DJ路很難攀升?阿檸立刻回應道,「所謂的攀爬其實與職位無關,反而是你對自己的成績表,如每年想做到什麼、有什麼作品想推出或媒介想去試。」正是這樣的平台和空間,造就了一群天馬行空的創作人發揮之地,讓他們得以如三頭六臂、身絕懷技地創作。如:

阿檸(薛晉寧)
主持節目:
《支力支力》、《在入睡前交換對白》
/ 阿檸最近換了節目名,叫《支力支力(英文:G’lic-G’lic)》。內容會重新編製,試着把節目和其他創作連接起來,使之更緊扣,並以一年時間作實驗,把節目做成舞台版的扭蛋劇場 。/
阿強(黃偉豪)
主持節目:
《強大人 Get Set Go!》、《橙咇咇》
/ 阿強主要製作自己的節目外,亦參與了不少的創作,大至音樂會、小至團拜活動或台慶的遊戲時間都會幫忙設計,當中最快面世之作,就是8月19日的拉闊音樂會。/


歪歪(王遠杰)
主持節目:
《二人限聚》、《那天我走上了歪路》
/ 入行四年的歪歪,將會推出首本散文集《那一天我走上了歪路》。書與他的節目同名,記載他在歪路上的心路歷程和啟發。 /
梁子(梁子健)
主持節目:《梁子力學》
/ 梁子則期望在下半年可以做更多的節目,而電台以外的就是發展及創造自己的音樂路 —— before the night ends,亦會嘗試寫歌給藝人。/

或許從事電台系的他們,也未必能講清一個DJ的生涯規劃,但電台於他們,意義確是非淺。「我們不只是做自己的節目,而是一群人一起營運這個台。我想,保持多元化都是我們集體的工作之一,既要有每個人的獨特性,也要維持台的風格。」阿檸道。
於你,電台又是什麼呢?
SPECIAL THANKS.
阿檸 @ningbbbbb
阿強 @903keungbbbb
歪歪 @903yywong
梁子 @leunggchi
MUA.@PHOEBELLL @PHOEBELEUNG_MAKEUP
WARDROBE.@KAPOK
DIRECTOR.4LUM @4LUM
EDITOR.LOUYI @LOUYIWONG
VIDEOGRAPHER.WILL.CHAN
POST-PRODUCTION.WILL.CHAN
DESIGN.LING LING @0101_LE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