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放緩生活的急 透視這裏的美|叱咤903《This This 展》

【#HUS藝術】說到香港,的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聯想,可能是密集的摩天大樓、迷人的維多利亞港,又或各種美食,但叱咤 903 急急子卻想到了兩餸飯,「叫兩餸飯時,用『This、This』地點菜,而被翻譯成This This Rice,讓人感覺很生動。」急急子說。

看着POSTER,忽然想起兩餸飯的鐵盤,不禁讓人好奇,關於「這裏」的餸是甚麼味道呢?

關於「THIS」

一個展覽、兩個部份,二十二位本地藝術家的作品,集合了急急子在過去五年間所問的
一條問題:

哪件作品跟香港有關係?

在疫情下突圍而出的兩餸飯,以平凡、貼地取勝,而「This」一字,讓人即便不知道菜名都可以點菜,就似是這展覽沒說出「香港」兩個字,人們卻能心領神會 —— 這正是《This This 展》的概念,在不同的藝術媒介中,如:繪畫、陶瓷、裝置、攝影,甚至 art toy等,讓大眾可以欣賞不同的本地藝術家如何在香港創作香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演繹,而展覽裏就有22位藝術家他們用作品去講故事讓大家知道。」

關於「這微光」

8月的PART I「這微光」,有吳國璋、李慧嫻、青青 & 詩樂@玉記、蔡耀東、蕭宇恆@藝想、貓珊、 Giraffe Leung、Louis Wong、Scott Chan、Toby Crispy 等藝術家參與。「八月的展覽裏,所展出的作品大多都是細細件的,就似是藝術家吳國璋的作品(石頭畫),他畫的石春都是在香港收集到的。而這次展出了其中十二件,都是細幅的畫作,放在展場不同的角落。我覺得這些細細件的作品裏描述了不同的香港故事,當中有些讓人感覺溫暖、有些蘊藏希望,故而取名為《這微光》。」

更特別的是,急急子問完作品與香港的聯繫,又再問:

想把作品放到香港哪裏?


這次展覽前,她邀請了藝術家帶着作品,走訪香港不同的地方並在一處合照,有搭船到離島、後巷、街市、公園、馬路、電器舖、機舖,甚至機場,打造了一輯名為「這裏這裏」的攝影作品。「我們一起出去拍照的歷程,就似是一起解答這條問題、一起發掘作品和環境的互動或可能性。這有別於往常和藝術家坐下來聊天的訪問mode,而是與藝術家一起做一件事。」

過程中,作品和環境產生互動,也和遇上的人產生互動,令急急子十分難忘,也給予她力量繼續問問題。「我想大家繼續去發掘香港,無論是香港不同的地點、不同的風景,或別的感覺都可以。除了開心外,會不會有其他形容詞,又或其他方法去講你和香港的故事。」

就是大家各種的這樣、這時、這般、這兒、這個、這次、這地、這些的零碎故事,編織出一片屬於這裏的風景。PART I 的「這微光」和 PART II 的「這長途」分別都有不同的故事、藝術家的不獨特視角,不論是嚴肅的、活潑的、憂心的,還是充滿希望的,大家都可以在這裏,與藝術家一起遊歷 This Time 、This Place。總說「睇餸食飯」,那不如先試試用不同角度去看這刻這地?

 

/ 就算只是最普通、最家常的兩餸飯,也是這裏獨特的美食。/

Sign Up to Our Newsletter

Stay tuned to the latest news.